〈台北市公辦都更實施辦法〉,為誰服務?
台北市自1999年歷經九二一震災後多起災後重建以及都市更新爭議,無論是東星大樓、正義國宅或文林苑等,皆已為社會帶來深刻教訓:「欲速則不達,見小利則大事不成」。可惜的是,如今台北市政府提出的公辦都更實施辦法草案,仍執著於馬政府自2006年以來的「加速都更」方針,不啻是重蹈覆轍。甚至,連這個方案到底為誰服務?捍衛什麼價值?都避而不談。
台北市自1999年歷經九二一震災後多起災後重建以及都市更新爭議,無論是東星大樓、正義國宅或文林苑等,皆已為社會帶來深刻教訓:「欲速則不達,見小利則大事不成」。可惜的是,如今台北市政府提出的公辦都更實施辦法草案,仍執著於馬政府自2006年以來的「加速都更」方針,不啻是重蹈覆轍。甚至,連這個方案到底為誰服務?捍衛什麼價值?都避而不談。
時間:5/25 10:00 地點:立法院群賢樓門口 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新聞稿 五月二十六日下午,立法院將召開最後一次「都市更新條例」黨團協商,並可能送入院會表決。 然而,目前的行政院版草案,沒有針對公益必要性等根本問題進行修法,
台灣都市更新受害者聯盟採訪通知 採訪時間:2015.01.12(一) 9:00 採訪地點:立法院群賢樓 1/12將召開內政委員會排審都更條例。然而,總共21個修法版本歷經三個修法會期的討論,產生所謂「共識版本」仍舊是在內政部營建署等部門消極修改心理下的產物。並未真正回應都市更新條例長久以來「法律結構公私權不分」之問題